梦三国汉祖陵墓,带有娄字的诗词?
以下是带有娄字的诗词:
1自嫁黔娄百事乖
—— 唐代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一》
2汉祖谩夸娄敬策
—— 唐代 戴叔伦 《塞上曲二首》
3优娄比丘经论学
—— 唐代 王维 《辋川别业》
4娄公不语宋公语
—— 唐代 杜甫 《折槛行》
5不使黔娄夫妇看
—— 唐代 白居易 《寒食日寄杨东川》
6黔娄别久案常贫
—— 唐代 顾况 《赠朱放》
7五侯门馆重娄卿
—— 唐代 武元衡 《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
8布被黔娄死更贫
—— 唐代 白居易 《过颜处士墓》
9觅得黔娄为妹婿
—— 唐代 白居易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10咫尺娄江路阻修
—— 唐代 牟融 《寄范使君》
初中梁启超的课文有哪些?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原文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近现代〕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
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
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
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
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
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
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
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
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
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
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
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
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
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
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
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
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
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
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
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
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
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
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
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
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
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
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
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
此人也,而欲望以 云拏 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
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
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
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
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
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
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
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
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
足怪!
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
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
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
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
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
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
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
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
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
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
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
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
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
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
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
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
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
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
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
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
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
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
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
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
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
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
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
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
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
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
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之第一老大
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
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
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
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
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
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
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
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
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
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
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
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
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
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
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
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
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
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亚、欧罗巴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
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
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
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界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
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
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
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
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
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
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
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
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
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
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
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
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
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
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
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
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
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
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
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
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
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
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
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
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
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
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
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
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
在古代三妻四妾的情况下?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男多女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但是古代并不是每个男人都是三妻四妾,而是极少数的富政商贾才能有三妻四妾,并且社会上有大量的单身男性找不到老婆。
夏商(183:100)
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利用殷墟“中小平民墓的几批人骨年龄、性别鉴定报告”的材料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后认为,殷墟王邑的人口性别构成是以青壮男性为多,女性以青年为多,壮、中、老三个级别女性呈急剧减少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83:100,男性人数大大高于女性。他统计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大汶口早中晚期文化等遗址中人骨年龄与性别鉴定的情况,从而得出史前社会的“性别比约为199:104,男子几乎多出女子一倍”的结论。
周朝(2:3)
周朝前后800年,根据葛剑雄先生《中国人口发展史》描述,西周初期总人口为13714923人,虽然数字不太准确,但是也能说明一些情况。到了周庄王十三年的时候(公元前684年),人口仅有1180多万。春秋时期各国人口细分:晋国鼎盛500万,齐国300万,楚国250万。秦国200万,吴国150万,燕国150万,鲁国100万,蜀国100万,郑国50万,卫国50万,陈国50万,巴国50万,其他小国共计100万。
战国时期各国人口细分:楚国700万,秦国500万,齐国400万,赵国300万,魏国300万,燕国200万,韩国200万,其他小国共计400万
秦汉(男少女多严重,战乱1:1.5左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最终完成统一六国大业,之后持续不断的领土扩张,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国总人口约3000万。估计此年的世界人口有2.0亿,秦代人口占据世界15%的比例。
秦末楚汉战争造成原来的人口稠密地区的繁荣景象不在。据《史记》载:“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伤,亦数百万,是以平城之卒,不过三十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
西汉建立后由于与民生息,孝武皇帝元光六年时(前129年)人口达到3600万。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开始,人口数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下降,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只有3200万。到汉平帝元始二年时(2年)根据《汉书》记载,有57671401人。估计公元200年的世界人口为2.23亿,此年的后汉人口占世界比例的15.7%,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计有约15000000人。1993年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尹湾六号汉墓出土的《集簿》提供了的东海郡102:100的男女性比例。
但是学者认为这并不准确。高大伦先生认为:汉武帝时代战争频繁,男性死亡率大增,人口性别比中男性比重降低。但汉武帝末年到西汉末年有近百年,既无大的战争,社会又相对安定,性别比应恢复至正常水平。
隋唐(战乱1:2左右)
关于隋唐时期男女比例,一般战乱时期处于1:2的状态,和平时期相对均衡。
冻国栋在《唐代人口问题研究》中说:从吐鲁番文书看唐太宗、高宗朝西州地区,“男多女少的现象十分突出”;到武后、中宗、睿宗时期,西州地区人口则出现了“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的现象,特别是中宗神龙年间《点籍样》中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多出近一倍,玄宗开元、天宝时期,虽然四件户籍册中总的“男女性别比约略相等”,但户籍亦反映出“丁男多数无妻”和“丁寡居多”现象。
从敦煌文书看唐沙州地区人口在武后至玄宗开元年代的男女性别比大体均衡;到天宝年间,亦出现女明显多于男子的现象;到代宗大历年间,沙州人口中男口在全部口数中有所上升,约占六成左右;至于天宝年间敦煌文书中所见女口的激增,应与军机调发的严重、男丁死而不返和伪籍密不可分。
清朝(113:119)
明末清初四十余年期间的频繁战争和频繁的瘟疫灾荒饥馑疾病使得人口减少,康熙初年,全国社会已稳定,社会生产普遍恢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的五千余万增加到一亿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亿五千万。
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史》认为清代中叶,中国人口性别比约在113:119之间。
还是由于封建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男性增长较快。
梁启超少年赋原文及译文?
少年赋
梁启超(1900年2月10日)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刺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
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
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西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
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渐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
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候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
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馀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第一之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57少年中国说 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
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摺,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诺,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在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之治天下也。
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欧罗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摺、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
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地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箠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中国少年说古诗全文?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近现代〕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
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
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
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
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
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
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旦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之第一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
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
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亚、欧罗巴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界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
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
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
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你爱好写诗么?
写诗,全当做一个爱好吧,有时灵感来了,或是有所感悟,也会诌上几句,也在头条上发布过。至于得意之作嘛,一方面是自我感觉,一方面还要请众位同好前辈品评。这里偷个懒,把在头条上发过的小文搬过来,请大家雅正。
一、秋叶临池眺夕阳
夕阳
涨红了脸儿赶到青黛的山旁
晚霞
也向着那方匆匆奔跑
拖着她镶了金色裙边的霓裳
他们定是要去赴一场盛大的舞会
不信
你看西边的晚晴已染满了玫瑰色的光芒
何妨
跳进明柔的秋水
循着远方浅浅青紫的波光
去看一看那山后的景象
二、 江城子·秋
又是黄叶秋风舞
清池塘
瘦山骨
杂色缤纷
掩映山行路
趁晴携杖踏残莎
轻行囊
溯溪谷
登临忆人居南浦
依古关
听更鼓
寄语征鸿
振翼涉江湖
相望何须总凭栏
存思念
心相护
三、 泛舟偶得
十里荷风动远浦
翠翻玉摇香满路停楫傍荫煮新茗坐看闲云过平湖四、蜀南竹海往夕佳山民居半途偶得
一夜急雨洗竹岭晓来流岚绕青屏门前新笋滴翠色庐畔溪泉弄琴鸣登程林壑拥低霭路转岭头见远晴最喜了却纷扰事携杖披蓑吟啸行五、秋夜游园
虫吟泠泠清夜长
疏月扶风润回廊玉阶苔映旧篁影云窗纱染新菊香开轩犹爱花气煖披衣因觉桂露凉醺醺举觞邀仙子陶然共乐舞霓裳六、 登梵净山晓雨润幽径重云掩层林遥遥南天顶飞桥凌红云苍岩洇秀色古钟渡梵音未怕罡风劲淡然修禅心七、贵州游记之镇远
秦牍汉简留墨迹
府卫千载锁黔滇丹青绘尽三山色剑戈扫净五溪烟驿马踏开千岭路津渡泊系万樯帆石桥犹记过缅使迢迢骑象拜中原八、贵州游记之镇远夜宴
最盼金乌坠西厢
肴列长几酒在觞
一夜箫鼓入霄汉
歌满长河曲满窗
九、 贵州游记之镇远苗疆长城
石屏壁立潕阳西
上结石城与云齐
条石厚砖筑高垒
劲旅屯驻护墟集
一日边燧狼烟起
飞骑交驰擎羽檄
连山营寨传刁斗
隔溪穿雾闻鼓鼙
将军按辔巡细柳
麾下雄兵十万骑
铁甲寒光曜日月
气焰冲霄誓破敌
歃血祭旗出辕门
纛旌金鼓催虎羆
刀槊如林刃如雪
矢石似雨弦似霹
舍身奋进凿重阵
竟日搏击贼披靡
勒马崖头踏污血
俯望沙场鬼神泣
伏尸遍野山易色
乱马杂踏骨做泥
衰草西风卷残缨
长墙落日照大旗
烽烟荡尽玉宇清
健儿解甲剑化犁
杏帘重沽梅子酒
柳堤又闻牧童笛
唯留长城绕锁钥
千秋犹自镇五溪
十、行香子 恬然
风柳荫浓,碧水潺湲。垂钓时且享心闲。斜遮草笠,依石临泉。看一山绿,半天云,半溪花。栊上弯钩,枰侧香檀。小轩静、竹映蓝烟。曲径深院,慢抚丝弦。对一窗影,持一卷,落一圆。十一、卷舒腾覆瞰大千
昔为溪泉池沼水
也作江河湖海澜
今朝直入九霄上
卷舒腾覆瞰大千
十二、心湖——写给过去的诗
你抬起长长的睫毛
就像撩开湖边的柳帘
现出两泓心湖
波光潋滟
有时候
是细雨烟茫笼罩的春水
迷离,朦胧,和一丝忧郁,
隐在淡淡雾霭的后面
有时候
是夏风中粼粼闪动的漪涟
欢快,惬意,还有顽皮
跳荡在波峰浪尖
有时候
是斜阳下澄澈明柔的秋水
坦诚,纯真,而又安详
如绚丽的霞光铺满湖面
什么时候
我能驾一叶小舟
飘进这湖
泊在湖心那静静的深潭
见笑,见笑,请众位诗友雅正。